长安、东风不合并了!一家汽车新央企将成立
长安、东风不合并了!一家汽车新央企将成立
长安、东风不合并了!一家汽车新央企将成立时隔两年,大连银行(yínháng)董事长(dǒngshìzhǎng)职位空缺终于画上句号。6月3日,监管机构核准大连银行董事长曾涛的任职资格,这位拥有“东方系”背景的金融老将(lǎojiàng),正式掌舵这家城商行。曾涛堪称金融领域的“多面手”,早年从中国银行(zhōngguóyínháng)海南省分行(fēnháng)起步,后深耕东方资产多年,也曾在保险等领域积累经验。
事实上,自2015年(nián)中国东方资产(zīchǎn)管理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东方资产”)进场重组大连银行后,该行董事长人选便与“东方系”深度绑定,从此前的(de)崔磊再到如今的曾涛,“东方基因”的延续被视为推动稳增长(zēngzhǎng)的关键,尤其在大连银行面临资产质量及盈利增长承压的当下,这家东北地区的城商行(chéngshāngháng)能否在新“掌舵人”的带领下走出经营发展困局,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(jiāodiǎn)。
新“掌舵人(zhǎngduòrén)”任职资格获批
空缺两年的大连(dàlián)银行“掌舵人”终于迎来“补位”。近日(jìnrì),大连金融监管局公布了一则行政许可,核准曾涛大连银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。
曾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“金融人”,其任职履历横跨(héngkuà)银行、资产管理、保险等多个领域。早年他曾就职于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,后加入东方资产,历任东方资产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、总经理助理、副总经理(fùzǒngjīnglǐ),机构管理部副总经理(主持工作(gōngzuò)),办公室(bàngōngshì)(党委办公室)总经理等职位(zhíwèi),同时也有保险行业的从业经历。
2024年(nián)8月,在大连银行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上,曾涛以党委书记(dǎngwěishūjì)的身份出席。今年2月7日至8日,大连银行召开2025年党建(dǎngjiàn)和经营管理工作会议,曾涛同样以党委书记的身份出席并讲话。
按照惯例,曾涛担任大连银行董事长一职也符合行业预期。复盘大连银行董事长更迭历程,背后与东方(dōngfāng)(dōngfāng)资产(zīchǎn)紧密相关,2015年,东方资产通过“增资入股+承接百亿风险资产”的方式重组了大连银行,彼时,仍然保留任用了大连银行原董事长陈占维(chénzhànwéi),2018年,陈占维因退休卸任,具有(jùyǒu)“东方系”背景、曾任东方资产青岛办事处副总经理、大连办事处总经理的崔磊接任(jiērèn)。
但仅两年,崔磊便因工作调动,转任(zhuǎnrèn)东方(dōngfāng)资产旗下(qíxià)的东方金诚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新任董事长由(yóu)彭寿斌“接棒”,到了2023年2月,彭寿斌也因工作调动,辞去大连银行董事长及相关职务,此后(cǐhòu)大连银行董事长一职便持续空缺,直至曾涛正式“补位”。在业内看来,曾涛的“东方系”基因,有助于促进大连银行与东方资产在不良资产处置、金融产品创新等业务板块的深度(shēndù)协同。
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,曾涛丰富的“东方(dōngfāng)系”履历,有望为大连银行(yínháng)的公司治理带来更为成熟(chéngshú)的风险管理体系与规范流程,东方资产在不良资产(bùliángzīchǎn)处置领域经验丰富,在战略方向上,可能推动大连银行与东方系其他金融机构深化协同合作,整合资源,拓展(tuòzhǎn)业务领域,如在投行业务、金融科技(kējì)等方面展开合作,以提升大连银行的综合竞争力。
金乐函数(hánshù)分析师廖鹤凯认为,曾涛的(de)任命可(kě)延续东方资产的发展思路,“东方系”擅长不良资产重组,可推动大连银行加快存量不良贷款处置,优化资产负债表,进一步推动大连银行在风险管理和资产处置方面的策略。其(qí)合规经验有助于提升大连银行的合规管理水平。
在曾涛任职资格获批的同日,大连(dàlián)金融监管局也核准(hézhǔn)了大连银行行长助理魏续新的任职资格,大连银行管理层人员得以进一步补充。
大连银行是东方资产旗下子公司,成立于1998年3月,注册资本75.5亿元(yìyuán),在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重庆、成都、沈阳、丹东、营口(yíngkǒu)设有(shèyǒu)8家异地(yìdì)分行,在大连地区设有总行营业部及10家管理型支行,目前全行共有158个营业网点,员工近5000人。
回溯往昔,大连(dàlián)银行曾一度与南京银行、宁波银行并肩(bìngjiān),2009年,3家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分别为1268亿元、1496亿元、1634亿元,但在后续的发展征程(zhēngchéng)中,各自驶向了不同的方向。
2010年(nián),是大连(dàlián)银行迎来爆发的一年,这一年,该行全年净利润同比(tóngbǐ)增速(zēngsù)飙升至38.3%,外界普遍将其视为业绩腾飞的起点。然而(ránér),随后的2011年该行净利润增速回落至30.94%,2012年骤降至1.59%,2013年同比增速大增至32.4%,但2014、2015年,在地方经济下(xià)行压力、自身经营困境以及股东破产等多重“黑天鹅”事件的冲击下,大连银行的盈利水平(shuǐpíng)遭遇断崖,净利润同比降幅连续两年超过70%,与宁波银行、南京银行的差距由此彻底拉大(lādà)。
此消彼长间,3家银行(yínháng)的(de)经营实力从(cóng)“同场竞技”演变到“量级差”局面。以2015年的数据(shùjù)为例,大连银行全年净利润仅为1.29亿元,而早已在A股上市的宁波银行、南京银行彼时已实现65.67亿元、70.66亿元的盈利。
也是在2015年(nián),东方资产以“白衣骑士(qíshì)”身份入主,为(wèi)大连银行化解了诸多高风险因素。在这一(yī)助力下,该行2016年和2017年净利润实现增长。但好景不长,2018年至2023年,大连银行再度陷入“负增长”。直至2024年上半年(shàngbànnián),大连银行净利润3.56亿元,同比增长5.64%,实现增长。
2024年全年(quánnián),向好趋势得以延续(yánxù),该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4.04亿元,同比增长13.42%;净利润6.21亿元,同比增长1.78%。然而,进入2025年一季度(yījìdù),盈利势头再次出现放缓,净利润同比下滑超(chāo)2%,降至2.09亿元。
在王蓬博看来,大连银行此前业绩(yèjì)连续下滑(xiàhuá),主要原因包括资产质量恶化、区域经济环境波动等。目前看来业绩增长仍面临挑战,建议持续改善资产质量、优化业务结构,这样才能(cáinéng)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、行业竞争(jìngzhēng)加剧等因素影响下,业绩保持持续增长。
走好不良资产化解之(zhī)路
不良贷款率(lǜ)是衡量银行资产(zīchǎn)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,虽然背靠东方资产这棵“大树”,但大连银行近年来的不良贷款率表现令人担忧。
从(cóng)2017年至2023年,大连银行的(de)不良贷款率始终维持在2%以上的较高水平(gāoshuǐpíng),分别为2.31%、2.29%、3.93%、3.94%、2.46%、2.5%和2.57%。
进入2024年,这一(zhèyī)情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,截至2024年年末,大连银行不良贷款(bùliángdàikuǎn)余额为78.12亿元,较(jiào)上(shàng)年末增加11.35亿元;不良贷款比例为2.88%,较上年末增加0.31个百分点。
从贷款(dàikuǎn)质量(zhìliàng)变化情况来看,2024年全年,大连银行的次级贷款、损失贷款两项指标占(zhàn)比出现上升,其中,次级贷款占比由(yóu)上年末的1.63%上升至1.78%,损失贷款占比由0.55%上升至0.81%。这表明大连银行在(zài)贷款资产的质量把控上存在“短板”,潜在风险在不断积聚。
为有效化解不良贷款,大连银行称,采取了多种措施,主要包括(bāokuò)压实主体责任,强化组织架构,充实清收挽损(wǎnsǔn)力量,深挖彻查债务人隐匿转移资产,巩固清收挽损成果,持续提升质效;实行总分行领导大额项目包干机制,优化资源配置,推动实质清收。同时,加强抵债资产管理,积极依托平台招商,拓展宣传(xuānchuán)推广渠道。开展四级分类(fēnlèi),摸清不良资产(bùliángzīchǎn)风险底数(dǐshù),“一户一策”制定不良资产处置方案。
王蓬博进一步指出(zhǐchū),对大连(dàlián)银行而言,下一步应加强内部制度建设,梳理和完善现有规章制度,确保与监管要求高度契合。强化员工合规培训,提升全员合规意识,使(shǐ)合规操作成为员工自觉行为。此外,在风险防控上,运用金融科技手段,构建智能化(zhìnénghuà)风险监测系统,实时(shíshí)监控(jiānkòng)信用风险、市场风险、操作风险等。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信用状况,提前预警潜在风险。
“资本充足率方面,大连银行需优化(yōuhuà)资本结构,可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或专项债补充(bǔchōng)资本。可引入(yǐnrù)更多智能科技手段进行实时风险监测,加强贷前审查和资产分类管理,降低不良贷款率。”廖鹤凯如是说道(shuōdào)。
针对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(huòpī)后战略发展方向、盈利能力提升以及(yǐjí)资产质量(zhìliàng)风险化解等问题,北京商报记者向大连银行进行采访,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。
北京商报记者(jìzhě) 宋亦桐

时隔两年,大连银行(yínháng)董事长(dǒngshìzhǎng)职位空缺终于画上句号。6月3日,监管机构核准大连银行董事长曾涛的任职资格,这位拥有“东方系”背景的金融老将(lǎojiàng),正式掌舵这家城商行。曾涛堪称金融领域的“多面手”,早年从中国银行(zhōngguóyínháng)海南省分行(fēnháng)起步,后深耕东方资产多年,也曾在保险等领域积累经验。
事实上,自2015年(nián)中国东方资产(zīchǎn)管理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东方资产”)进场重组大连银行后,该行董事长人选便与“东方系”深度绑定,从此前的(de)崔磊再到如今的曾涛,“东方基因”的延续被视为推动稳增长(zēngzhǎng)的关键,尤其在大连银行面临资产质量及盈利增长承压的当下,这家东北地区的城商行(chéngshāngháng)能否在新“掌舵人”的带领下走出经营发展困局,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(jiāodiǎn)。

新“掌舵人(zhǎngduòrén)”任职资格获批
空缺两年的大连(dàlián)银行“掌舵人”终于迎来“补位”。近日(jìnrì),大连金融监管局公布了一则行政许可,核准曾涛大连银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。
曾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“金融人”,其任职履历横跨(héngkuà)银行、资产管理、保险等多个领域。早年他曾就职于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,后加入东方资产,历任东方资产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、总经理助理、副总经理(fùzǒngjīnglǐ),机构管理部副总经理(主持工作(gōngzuò)),办公室(bàngōngshì)(党委办公室)总经理等职位(zhíwèi),同时也有保险行业的从业经历。
2024年(nián)8月,在大连银行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上,曾涛以党委书记(dǎngwěishūjì)的身份出席。今年2月7日至8日,大连银行召开2025年党建(dǎngjiàn)和经营管理工作会议,曾涛同样以党委书记的身份出席并讲话。
按照惯例,曾涛担任大连银行董事长一职也符合行业预期。复盘大连银行董事长更迭历程,背后与东方(dōngfāng)(dōngfāng)资产(zīchǎn)紧密相关,2015年,东方资产通过“增资入股+承接百亿风险资产”的方式重组了大连银行,彼时,仍然保留任用了大连银行原董事长陈占维(chénzhànwéi),2018年,陈占维因退休卸任,具有(jùyǒu)“东方系”背景、曾任东方资产青岛办事处副总经理、大连办事处总经理的崔磊接任(jiērèn)。
但仅两年,崔磊便因工作调动,转任(zhuǎnrèn)东方(dōngfāng)资产旗下(qíxià)的东方金诚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新任董事长由(yóu)彭寿斌“接棒”,到了2023年2月,彭寿斌也因工作调动,辞去大连银行董事长及相关职务,此后(cǐhòu)大连银行董事长一职便持续空缺,直至曾涛正式“补位”。在业内看来,曾涛的“东方系”基因,有助于促进大连银行与东方资产在不良资产处置、金融产品创新等业务板块的深度(shēndù)协同。
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,曾涛丰富的“东方(dōngfāng)系”履历,有望为大连银行(yínháng)的公司治理带来更为成熟(chéngshú)的风险管理体系与规范流程,东方资产在不良资产(bùliángzīchǎn)处置领域经验丰富,在战略方向上,可能推动大连银行与东方系其他金融机构深化协同合作,整合资源,拓展(tuòzhǎn)业务领域,如在投行业务、金融科技(kējì)等方面展开合作,以提升大连银行的综合竞争力。
金乐函数(hánshù)分析师廖鹤凯认为,曾涛的(de)任命可(kě)延续东方资产的发展思路,“东方系”擅长不良资产重组,可推动大连银行加快存量不良贷款处置,优化资产负债表,进一步推动大连银行在风险管理和资产处置方面的策略。其(qí)合规经验有助于提升大连银行的合规管理水平。
在曾涛任职资格获批的同日,大连(dàlián)金融监管局也核准(hézhǔn)了大连银行行长助理魏续新的任职资格,大连银行管理层人员得以进一步补充。
大连银行是东方资产旗下子公司,成立于1998年3月,注册资本75.5亿元(yìyuán),在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重庆、成都、沈阳、丹东、营口(yíngkǒu)设有(shèyǒu)8家异地(yìdì)分行,在大连地区设有总行营业部及10家管理型支行,目前全行共有158个营业网点,员工近5000人。
回溯往昔,大连(dàlián)银行曾一度与南京银行、宁波银行并肩(bìngjiān),2009年,3家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分别为1268亿元、1496亿元、1634亿元,但在后续的发展征程(zhēngchéng)中,各自驶向了不同的方向。
2010年(nián),是大连(dàlián)银行迎来爆发的一年,这一年,该行全年净利润同比(tóngbǐ)增速(zēngsù)飙升至38.3%,外界普遍将其视为业绩腾飞的起点。然而(ránér),随后的2011年该行净利润增速回落至30.94%,2012年骤降至1.59%,2013年同比增速大增至32.4%,但2014、2015年,在地方经济下(xià)行压力、自身经营困境以及股东破产等多重“黑天鹅”事件的冲击下,大连银行的盈利水平(shuǐpíng)遭遇断崖,净利润同比降幅连续两年超过70%,与宁波银行、南京银行的差距由此彻底拉大(lādà)。
此消彼长间,3家银行(yínháng)的(de)经营实力从(cóng)“同场竞技”演变到“量级差”局面。以2015年的数据(shùjù)为例,大连银行全年净利润仅为1.29亿元,而早已在A股上市的宁波银行、南京银行彼时已实现65.67亿元、70.66亿元的盈利。
也是在2015年(nián),东方资产以“白衣骑士(qíshì)”身份入主,为(wèi)大连银行化解了诸多高风险因素。在这一(yī)助力下,该行2016年和2017年净利润实现增长。但好景不长,2018年至2023年,大连银行再度陷入“负增长”。直至2024年上半年(shàngbànnián),大连银行净利润3.56亿元,同比增长5.64%,实现增长。
2024年全年(quánnián),向好趋势得以延续(yánxù),该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4.04亿元,同比增长13.42%;净利润6.21亿元,同比增长1.78%。然而,进入2025年一季度(yījìdù),盈利势头再次出现放缓,净利润同比下滑超(chāo)2%,降至2.09亿元。
在王蓬博看来,大连银行此前业绩(yèjì)连续下滑(xiàhuá),主要原因包括资产质量恶化、区域经济环境波动等。目前看来业绩增长仍面临挑战,建议持续改善资产质量、优化业务结构,这样才能(cáinéng)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、行业竞争(jìngzhēng)加剧等因素影响下,业绩保持持续增长。
走好不良资产化解之(zhī)路
不良贷款率(lǜ)是衡量银行资产(zīchǎn)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,虽然背靠东方资产这棵“大树”,但大连银行近年来的不良贷款率表现令人担忧。
从(cóng)2017年至2023年,大连银行的(de)不良贷款率始终维持在2%以上的较高水平(gāoshuǐpíng),分别为2.31%、2.29%、3.93%、3.94%、2.46%、2.5%和2.57%。
进入2024年,这一(zhèyī)情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,截至2024年年末,大连银行不良贷款(bùliángdàikuǎn)余额为78.12亿元,较(jiào)上(shàng)年末增加11.35亿元;不良贷款比例为2.88%,较上年末增加0.31个百分点。
从贷款(dàikuǎn)质量(zhìliàng)变化情况来看,2024年全年,大连银行的次级贷款、损失贷款两项指标占(zhàn)比出现上升,其中,次级贷款占比由(yóu)上年末的1.63%上升至1.78%,损失贷款占比由0.55%上升至0.81%。这表明大连银行在(zài)贷款资产的质量把控上存在“短板”,潜在风险在不断积聚。
为有效化解不良贷款,大连银行称,采取了多种措施,主要包括(bāokuò)压实主体责任,强化组织架构,充实清收挽损(wǎnsǔn)力量,深挖彻查债务人隐匿转移资产,巩固清收挽损成果,持续提升质效;实行总分行领导大额项目包干机制,优化资源配置,推动实质清收。同时,加强抵债资产管理,积极依托平台招商,拓展宣传(xuānchuán)推广渠道。开展四级分类(fēnlèi),摸清不良资产(bùliángzīchǎn)风险底数(dǐshù),“一户一策”制定不良资产处置方案。
王蓬博进一步指出(zhǐchū),对大连(dàlián)银行而言,下一步应加强内部制度建设,梳理和完善现有规章制度,确保与监管要求高度契合。强化员工合规培训,提升全员合规意识,使(shǐ)合规操作成为员工自觉行为。此外,在风险防控上,运用金融科技手段,构建智能化(zhìnénghuà)风险监测系统,实时(shíshí)监控(jiānkòng)信用风险、市场风险、操作风险等。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信用状况,提前预警潜在风险。
“资本充足率方面,大连银行需优化(yōuhuà)资本结构,可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或专项债补充(bǔchōng)资本。可引入(yǐnrù)更多智能科技手段进行实时风险监测,加强贷前审查和资产分类管理,降低不良贷款率。”廖鹤凯如是说道(shuōdào)。
针对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(huòpī)后战略发展方向、盈利能力提升以及(yǐjí)资产质量(zhìliàng)风险化解等问题,北京商报记者向大连银行进行采访,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。
北京商报记者(jìzhě) 宋亦桐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